解读携程2019Q财务报告:净利润同比增长三倍以上 这种增长率未来能否保持?

2022-11-22

美东时间5月22日盘后,携程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新财务报告。根据财务报告,携程的收入和净利润超出预期。受财务报告发布后影响,携程股价一度上涨近5%。回顾携程近几个季度的财务报告,它继续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支付令人满意的财务报告业绩,这也表明携程在行业竞争力方面仍有优势。

携程作为互联网领域的老牌企业,在线旅游市场的业务发展越来越多样化,其阵营也越来越大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飞猪和美团正在分割携程的交通和酒店业务,这也给携程的业务收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美股研究所通过解读其新的财务报告,帮助外界了解携程现有业务发展面临的阻力。

携程新财报收超市预期 受财报发布影响,股价一度上涨近5%

携程作为国内在线旅游业的领导者,近年来不断使其业务领域更加多样化,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。正是由于其业务收入能力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,许多投资机构对其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。携程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净营业收入年增长率在本季度财务报告发布前约为18-23%。

根据携程的财务报告数据,2019年第一季度,携程净收入82亿元,高于市场预期80.64亿元,同比增长22%;201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.13亿元,远高于市场预期5.09亿元,高于去年同期10.6亿元,同比增长335%。盘后携程股价一度上涨近5%,截至出版,涨幅为1.91%,股价为38.38美元。

与上季度的财务报告相比,携程的收入和净利润表现仍对理想。第四季度季度净收入76亿元(约11亿美元)。第四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2亿元(约1.76亿美元)。

为什么携程本季度财务业绩增长良好?在美国股市研究所看来,由于携程核心业务住宿、交通和旅游度假业务的快速增长,另一个亮点是携程的国际业务占总收入的35%。可以说,几业务保持了理想的同比增长。在用户数据方面,携程旗下所有品牌全球月活跃旅游客户超过2亿,过去五年35岁以下用户比例稳定保持在70%左右,29岁以下年轻用户比例从30%增加到近50%。年轻用户规模增长良好,也促进了携程整体业务的稳定发展。

本季度携程酒店预订业务收入30亿元,同比增长21%,同比增长14%;交通票收入34亿元,同比增长16%;旅游度假业务收入10亿元,同比增长25%;公司旅游业务收入2.38亿元,同比增长32%。

在核心数据方面,携程在第一季度线下商店商品总值(GMV)三位数同比增长;天巡直接预订业务继续快速发展,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250%;本季度国际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5%。携程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增长约16%至21%,市场预计将增长19.8%。

对携程来说,为了提高业务收入,在国内外都有很多行动,这也使其业务领域更大,但在线旅游业仍然是一个热门财产,许多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关注。携程的业务发展将面临哪些新挑战?

携程未来的业务收入增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几个主要因素将影响其股价走势

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年度综合分析》显示,2018年中国旅游收入5.97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5%,仍保持两位数增长,但与过去五年相比,是增长最低的一年。报告分析显示,中国宏观经济放缓,但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中高速增长期,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11.04%对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旅游业增长放缓,也意味着在线旅游平台的收入增长也会相应受到影响,携程作为龙头平台,自然会面临更大的收入挑战。携程除经济因素外,携程还将面临哪些发展问题?

1、 携程在交通和酒店业务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,但美团和飞猪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对手

根据携程的财务报告,交通和酒店业务仍然是其收入的重要支柱,这就是为什么携程在这两项业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。为了进一步扩大这两个业务的收入,携程不仅有携程平台,还花了很多钱购买网络和战略投资同程一龙,扩大团队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携程平台,投资销售策略是可行的,但交通用户的基础将决定这些交通和酒店业务的订单。

目前,美团和飞猪在酒店和交通业务上的投资越来越大,这也给携程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压力。一方面,美团和阿里巴巴的飞猪拥有丰富的场景资源,平台上的各种服务几乎都是高频的。同时,这两个平台积累的用户基础远高于携程,用户选择相应的场景需求更有选择性。

目前,美团酒店的市场份额已超过携程。一方面,美团酒店的成功源于其用户和市场的差异化定位,牢牢把握了在线酒店预订行业的市场发展机遇;另一方面,美团的其他业务在酒店业务的发展中也起着关键的协同作用。依托阿里生态的飞猪,在交通和酒店业务的发展上会有更多的优势。会员互通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,这也是携程缺乏的。在用户流量越来越难获得的前提下,携程的用户增长也很困难。

2、 携程积极进入海外市场,扩大业务收入,但海外市场和Booking竞争也很激烈

除了积极发展国内业务外,携程近年来也积极进入海外市场。自2015年全球化战略实施以来,携程加快了票务、酒店、度假、目的地合作等业务细节,多渠道海外业务布局将带来合力。携程现已进入国际市场。本季度,携程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迅速上升至35%。

目前,携程的海外业务竞争也非常激烈,其中Booking实力和影响力最大。虽然双方有合作,但这种关系既是合作伙伴,也是竞争对手,尤其是Bookingq随着携程对海外业务的重视,如何平衡这种竞争关系也非常重要。对携程来说,如何更好地服务海外市场的用户也面临着挑战。

3、 携程平台上频频发生的负面新闻是不可避免的,太多的负面新闻影响了用户对其声誉的评价

携程作为国内知名的在线旅游平台,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但不得不说面新闻,这实际上损害了品牌的整体形象。事实上,用户的个人信息非常私密,无论是订票还是酒店预订,携程确实积累了大量用户的大数据信息。如果携程很好地保护了这些信息,而且没有被滥用或泄露,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。

今年3月,一些消费者在网站上爆料携程大规模"杀熟"现象,最初只是消费者准备买票,付款少检查选项,所以退货订单,结果显示没有票,价格上涨近1500元,迅速爆发,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,也有很多消费者反映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。除了杀死大数据外,捆绑销售和用户信息泄露实际上还会影响携程的整体形象,但携程暂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。

对携程来说,虽然业务收入继续同比增长,但整体增长放缓是不争的事实。一方面,业务竞争过于激烈,另一方面,也表明携程的实力仍有待提高。携程未来能给新业务带来更多惊喜吗?

携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抢占红利 提高营收稳定的股价非常重要

最近,研究机构Zacks将携程从"持有"上调至"买入",公司目标价为33美元;卢森堡金融机构Bidask Club还将公司股票进行评级"持有"上调至"买入"。携程可以得到投资机构的认可,这也表明其业务发展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。携程未来能从哪些方面创造更大的增长空间?

携程在海外市场的行动越来越频繁。4月26日,携程宣布和Naspers达成协议,发行新股,交换Naspers所持有的"印度的携程"MakeMyTrip股票。从战略布局来看,携程的全球业务主要由:Skyscanner和Trip.com这两个平台。

不同于天巡近70%的客户集中在欧美市场,Trip.com目前主要面向亚太市场,覆盖人口基数较大、发展程度较高的亚太市场。可以看出,携程在海外市场的行动越来越频繁,进入的市场也越来越多。在此背景下,海外市场的业务收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

除了海外市场,携程的另一个重点是下沉市场,用户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近年来,携程对低线城市的渗透速度显著加快。从财务报告来看,其低线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在低线市场,携程品牌的低星级酒店保持了良好的同比增长。目前携程品牌门店数量已超过2000家,预计今年将达到3000家,包括携程、旅游百事通、去哪里,门店数量将超过8000家。

对携程来说,未来如何提高业务收入仍然很重要,这也是吸引投资者提高股价上涨的重要指标。根据携程目前的布局,它在国内外市场都投入了大量成本来抢占市场,美国股市研究所将继续关注未来能否创造新的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