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9日,作为全球三大网约车巨头之一lyft甩开uber与滴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,成为网约车领域的第一股。上市当天,Lyft股价迅速上涨,IPO认购超出公司预期。不幸的是,仅仅过了一天,股价就遭遇了悬崖式的下跌 CNBC数据库统计,lyft市值从230亿美元跌至196亿美元,这也让资本市场大吃一惊。
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独角兽,Lyft上市后的第一份财务报告自然期望不低。5月9日,Lyft它在2019年第一季度发布了新的财务报告。根据这份财务报告,其收入、净亏损和拼车业务同比增长。不过由于Lyft受财务报告影响,仍处于亏损阶段,Lyft盘后股价波动加大。
随着Uber、滴滴今年表示有上市计划,这是为了Lyft它在未来的挑战也会增加。对于Lyft一旦业务没有建立足够强的优势,其股价在未来自然不会非常稳定。通过对其新财报的解读,美股研究社可能会让外界了解抢先上市的情况Lyft其实现在面临的情况并不是很稳定。
Lyft上市后,首次财务报告损失金额收窄 受财务损失影响,股价大幅下跌
在上市前,Lyft从招股说明书中,我们也可以看到它近年来的收入。2016年、2017年和2018年,Lyft收入分别为3.433亿美元、11亿美元和22亿美元,2018年收入较2017年增长103%。Lyft还透露,16年毛利率为23%,2018年毛利率翻番至46%,长期毛利率为70%。
亏损方面,自2012年成立以来 ,Lyft连续六年亏损,亏损不断扩大。2016年、2017年和2018年,Lyft净亏损分别为6.828亿美元.883亿美元和9.113亿美元。研究机构S&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表示,Lyft2018年亏损9.11亿美元,成为美国初创公司IPO前12个月亏损最大的初创企业。根据之前的招股说明书,Lyft它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利润压力。
本季度Lyft公司收入7.76亿美元,同比增长95%,优于华尔街预期的7.385亿美元。活跃乘客2050万,比去年同期1400万增长46%,每位活跃乘客收入37.86美元,比去年同期28.27美元增长34%。
另一方面,公司第一季度净亏损也大幅上升至11.38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净亏损2.34亿美元增长386%。第一季度调整后,每股亏损9.02美元,远超市场预期。财务报告指出,主要原因是股票薪酬为8.59亿美元,即与公司3月份首次公开募股有关的费用。调整后亏损为2.115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略有收窄,优于分析师之前预期的2.74亿美元。该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收入为8-8.超过市场预期的7.822亿美元;年收入32.7-33亿美元,也高于市场预期的32.6亿美元。
Lyft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Logan Green表示,"作为一家新上市公司,第一季度是重要一年的强劲开端。我们的业绩受到网络和多模式平台需求增加的推动,活跃司机数量增长46%,收入同比增长95%。交通是我国经济中最大的一部分,我们仍处于交通共享服务长期转型的早期阶段。"
从这份新财报来看,Lyft由于本季度收入和第二季度收入指引均优于市场预期,上市后第一季度数据增长强劲,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,Lyft当日盘后股价一度涨幅超过6%,但由于亏损严重,股价走势随后下跌,截至出版时止报58.32美元,跌幅超过1.72%。对许多投资机构来说Lyft在美股研究社看来,扭亏为盈还是不信任,确实面临着很大的盈利挑战。
Lyft亏损加深了投资者的不信任 影响未来收入增长的几个主要因素
根据Lyft从股价表现来看,上市后整个股价走势并不理想,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对其亏损仍有很大的不信任。对于Lyft何时解决利润问题确实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,但客观地说,它可能仍处于短期亏损阶段,几个主要因素可能会影响其业务收入。
第一,除了还面临亏损的局面,Lyft还面临着来源Uber的竞争压力
从Lyft根据财务报告,损失仍然是它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。虽然与之前的损失金额相比,Lyft本季度略有收窄,但一旦无法盈利,自然会加深投资者对其的不信任。虽说Lyft近年来,美国市场份额有所上升,但不得不说Uber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大的。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econd Measure的统计,Uber目前,美国旅游市场约占68.5%。虽然不同机构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,但仍然可以看到Lyft重量在市场上。
如今,Uber已正式提交IPO申请并将于本周五登陆资本市场Lyft就市场份额和业务发展而言,虽然它抢先上市,赢得了网约车第一股的称号,Uber还是要占上风。随着Uber随着滴滴上市日的临近,这是为了Lyft竞争压力会增加。目前,几大网约车巨头花了不少钱抢占市场,未来要想获得更多的业务增长,Lyft我们必须花更多的补贴和精力与他们竞争,并面临一定的财务挑战。
二、Lyft美国和加拿大的拼车业务增速将放缓,进入海外市场并不容易
当下,Lyft它主要关注美国市场,但它在2017年推出了加拿大业务。但在美国市场上,它确实面临着强敌Uber美国市场的增长在未来肯定很难取得更大的突破。如果公司想扩大规模,就必须增加投资。进入海外市场应该是一个选择。
随着网约车模式在世界各地的普及,许多地区已经被其他竞争对手占据了有利地位。在东南亚,Grab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柬埔寨、缅甸、越南、菲律宾、泰国和新加坡已在八个国家开展业务。在南美,99和EasyTaxi是最大的。你可以在澳大利亚拼车。奥拉卡布在印度是万能的。在欧洲,你也有几个应用程序,比如mytaxi。Careem上个月在中东、非洲和东亚有一个有趣的市场Uber收购。
对于Lyft就海外扩张而言,海外扩张本身需要投入大量成本。同时,由于许多地区已经有了进入者,它必须更加努力地抢占市场份额。对于Lyft如果平台上的商业模式没有太大的竞争力,这意味着Lyft全球扩张不会那么简单。
三、自动驾驶虽然被称为能让人感觉到Lyft一举扭亏为盈的业务,但短期内商业落地不现实
Lyft除了拼车业务、自行车共享、滑板车外,自动驾驶也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。去年Lyft总部在伦敦的新公司已经购买了蓝色视觉,并准备利用其世界上第一个扩大现场的公司(AR)云平台自动驾驶技术,打造来福自驾。虽然意图很好,但实际上自动驾驶要想真正的商业落地,还是要面对很长时间的考验。
尽管制造商过去很乐观,但现在他们也很谨慎。 有业内人士认为,看到第一辆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十多年的时间,即便如此,也可能证明是乐观的。目前来看,Lyft虽然自动驾驶领域有很多行动,但它仍处于投资成本进行研发的阶段。未来,我们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做这项业务。没有确切的时间何时带来商业实现。
除了Lyft除了烧钱的考验,它还面临着自动驾驶领域巨头的竞争。谷歌的 Waymo (GOOG)和特斯拉(TSLA)在自动驾驶领域被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。如果他们在未来也推出类似的未来Uber 或 Lyft 在自动驾驶的前提下,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可能。 假如他们做得好,Lyft 削弱发展前景。
在IPO这一步上,Lyft现在已经了机会。但对自己来说,更现实的问题是——面对Uber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,即使未来顺利上市,也不会减少太多的弱点,尤其是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多元化方面。未来Lyft如何改善其业务护城河?
网约车巨头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Lyft需要提高业务竞争力来竞争
此前,高盛的一项研究表明,到2030年,拼车服务的总目标市场(TAM)可能高达2850亿美元。从市场销售总额中扣除30%的佣金,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将获得约770亿美元的收入。对于Lyft未来拼车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,但拼车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Lyft还需要从业务多元化入手。
据布鲁金斯研究所统计,过去几年,全球资本市场在无人驾驶行业投资了5000多亿美元。这只是一个开始,预计未来汽车制造和共享旅游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万亿美元。最重要的是,拼车公司收集了大量的数据,这对自动驾驶出租车非常有价值。如果未来能找到合适的科技巨头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,Lyft结合科技巨头的技术、硬件和软件生产能力,可以在数据上提高资源,实现双赢。
随着北美市场饱和,国际市场扩张仍将是Lyft未来的选择。虽然海外扩张会让Lyft面对每一个国家、每一个城市,公司都必须再次投资:向司机、客户、一个又一个城市推广。但事实上,这是所有在线叫车企业都必须面临的共同问题,有必要获得市场前提投资。对于Lyft对于未来如何走出降低运营成本、如何入乡随俗发展的道路,更适合当地用户的需求仍然十分重要。
Lyft虽然目前在自行车共享、滑板车、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做了一些尝试,但未来还是需要在其他业务上做一些新的尝试。若要跨境发展,Lyft不一定要进入不熟悉的行业,与行业巨头竞争。也许也可以尝试与巨头合作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寻求巨头在酒店、外卖等业务上进行深入合作。
从目前Lyft就增长速度而言,它在美国的市场竞争还远未结束,希望继续竞争Uber市场份额,它需要更多的资金,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支出。如果你想进入海外市场,你自然需要很多钱来支持它的发展。你能否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关注取决于Lyft收入能力。